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基础学科发展,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以满足国家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的高端人才需求,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而采用的一种招生录取方式。
强基计划还注重学科交叉和跨界合作,加强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科技创新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简而言之,强基计划就是在“双一流”高校对基础学科进行招生,考生只要在大学阶段通过学校考核,就可以获得硕士推免资格或是直博资格。
强基计划的成绩构成是:高考成绩占85%,高校综合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占15%。通过强基计划,学生能以更低的分数上名校,同时还拥有更多的科研资源接受完整的科研训练,参与更多地科研活动。
强基计划招生的院校有39所985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采用导师制的小班培养模式,部分学校提供本硕博连读机会。
强基计划要求是什么类型的学生?
为对接国家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各大高校不断尝试探索和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招生模式,选拔出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对报名条件没有任何限制,但对录取有条件限制,只要是高三的学生,达到或者接近一本分数线、特殊招生线,都可以报名强基计划,不需要孩子所读高中学校同意或者推荐。
学霸的胜算更大,其他孩子胜算小,但并不是一点胜算机会也没有。所以,强基计划并不是学霸的专利。不过实际录取时,分数都比较高,但是依然存在被录取的可能性。比如排名靠后的985高校或者不太受欢迎的专业,,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都有录取的可能性。
强基计划招生类型分为两种。
第一种: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需要参加校测,且要按照一定比例进入下一轮测试。有部分高校,校测只有面试,没有笔试。
第二种: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以理解为参加信息学等全国五大学科奥赛,并获得二等奖以上的学生。只要通过一本分数线,就可以直接参加校测环节,不用初试。